探宝“挖电”记
挖电?听着有点儿不可思议。没错,华东大区新能源运维公司威海东兴风电场的小伙子们就需要在地面“挖电”。
威海东兴风电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经区滨海新城境内,共有风机50台,总装机容量100兆瓦,于2011年全部并网发电。风电场地理位置独特,不便架设架空线路,现场全部采用地埋电缆。地埋电缆有一个劣势——中间接头处会逐步老化甚至短路损坏,导致集电线所接风机停运,进而造成严重的电量损失。
当机械不便进场的时候,风电场的小伙子们要在山野中寻找并挖出损坏的电缆,恢复送电,这也就是“挖电”的由来。
战酷暑
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盛夏,忙碌的上午过后,大家正准备吃午饭。突然,集电线接地故障引发了报警,大家迅速放下手中的碗筷,奔赴现场。
仪器反复测量校准后,他们筛选了很多可疑点,开始逐一排查。集电线长达几千米,线路埋在各种复杂地形地貌之下,高山、林地、灌木丛、河流,沿途还暗藏着毒蛇、蜱虫等各种危险生物,这些都给寻找故障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
其中一处可疑点,电缆埋在地下近10米深的位置。为了尽快消除故障,3人工作组轮番作业长达48小时,好不容易挖开后却发现并没有任何问题。但是,大家没有气馁,继续查找下一个故障点。
下一个可疑点位于一片果树地,正当大家准备开挖时,果农大爷闻讯赶来,厉声说:“这是我家的果树地,我们种地不容易,你们不能挖。”顿时,小伙子们不知所措。
晚上,他们来到果农老乡家,坐在炕上和老乡唠起了知心话:“为了尽快恢复发电,我们已经连续三天三夜工作,大家都不容易啊。”“我们保障发电,让更多的老百姓安全方便地用电。我们是红色央企,就是咱们老百姓的企业。”“请相信我们,我们在检修中也会多多注意,减少对果树地的破坏。”最终,小伙子们的真诚感动了果农大爷。“成,你们挖吧!”老乡同意了。
晚上从老乡家返回的路上,外面下起了大雨,大家欣喜若狂,暗自感谢老天爷的眷顾。第二天,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,土壤湿度大大增加,大家立刻再次进行耐压试验,这次故障点完全暴露出来。历经5天的野外作业,故障点终于找到了,小伙子们擦了擦脸上的汗水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可喜的是,经过大家小心翼翼的施工,检修工作并没有对果树地造成损失。经过这次果树地“探宝挖电”,风电场的小伙子们和果农大爷建立了感情,也有了更多的往来。
斗严寒
如果说酷暑是难耐的,那么比酷暑更煎熬的便是寒冬。威海在山东地区素有“雪窝”之称,整个冬天从头至尾总有大雪相伴。
那年冬天,改造停运期间多日降雪,潮气过大引发了故障。小伙子们排除了地上设备异常的可能,焦点又聚在了地下电缆。对于小伙子们来说,手提铁锹,肩扛锄头,漫山遍野寻找电缆接头,已经历过几次,但在冰天雪地中“挖电”却是头一遭。
清晨,大家分别带领挖掘机,前往事故线路查找故障点。天冷地硬、线缆易破,为了避免爪机抓伤电缆、光缆,每当挖到电缆附近,小伙子们都会用锹或徒手,一点点地清理覆土。从天还没亮至次日凌晨,人休车不休,现场驾驶员不辞辛苦、轮番交替,陪同大家往来于各个工作现场,经过两天的查找,终于确定了故障接头的位置。
故障点找到了,眼前的黑暗即将见到光亮。谁料天公不作美,好像在证明“雪窝”的称号并非子虚乌有,凛冽的寒风裹着鹅毛大雪,越下越起劲,没有一丝要停的迹象。
为了解决故障,他们决定更换一段新电缆,这就需要从开关站内运送电缆到故障点。开关站前的一段陡坡由于降雪变得异常光滑,吊车无法进入,只能依靠人工搬运。小伙子们纷纷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,可是电缆很重,外皮也被冻得邦邦硬,连打弯都成问题。大家试了几次效果都不太好,但是没人放弃,他们像纤夫一样,一起喊起了号子,“一群人、一件事、一起拼、一定赢、一起成长”,就这样一点点、一步步将电缆挪到了车上,最终运抵故障点。
“硬骨头”并没有啃掉,大家还需要尽快完成电缆头制作。为了保护电缆头,小伙子们用防雨帆布搭建了一个临时作业场地。雪大、风大、四周空旷,防雨帆布无法固定,一会儿被积雪压塌,一会儿被风掀起。情急之下,小伙子们一人一个角,在零下十几度的暴雪中当起了“顶梁柱”。他们不畏狂风暴雪,一站就是几个小时,双脚双腿早已冻得麻木,可他们内心的热情丝毫不减。
在大家齐心努力下,故障点一一解决,只差启动风机了。多日降雪、山路崎岖,驾车起机已无可能,大家就徒步奔向风机。一个个山头,一段段雪路,从白天到黑夜,一台台风机就这样启动了……在大家成功喜悦之时,有人惊奇地发现,每位成员后背那被误以为打湿棉服的雪水,原来是浸透衣衫的汗水。
酷暑难耐何足道,三九严寒若等闲。一群拥有着共同信念、共同追求的“润电人”,还在“探宝”的征程上,而他们的“挖电”精神也将延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