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电文苑

有红薯,多美好

发稿时间:2020-07-07来源: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作者:李盼盼 【 字体:

老王寨村,位于皖北深度贫困地区。村民们的夙愿,是过上富足的生活,曾几何时,这个简单而质朴的梦想,是如此遥不可及。2012年,阜阳华润电厂来到界首市新马集镇老王寨村,修整村庄道路、架设光伏电站,一场精准扶贫战拉开序幕……2017年,阜阳华润电厂党委选派王茂山和林睿加入驻村扶贫工作队。
几年过去,老王寨村旧貌换新颜,村民们腰包鼓了起来,精神头也足了起来。正是这两名年轻的华润人和他们身后的组织,深深扎根于老王寨村,带领村民们趟出了一条致富路。

路在何方

阜阳是中原粮仓,土地资源禀赋良好。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展开了调研,在马不停蹄地走访贫困户后发现——老王寨村的种植很传统,一季麦一季豆或者玉米,产量靠天吃饭。如果村民们依靠传统种植、走老路,注定无法脱贫。但是除了土地,这里又一无所有,老王寨村的脱贫之路,看起来迷雾重重……
调查还发现,老王寨村六千多亩耕地中有一半以上是优渥的黑土地,老百姓除了种麦种豆以外,都会种上几分地的红薯作口粮。值得一提的是,老王寨有着近400年的红薯种植历史,因为是黑土地,所以产量高、口感优良。
扶贫工作队敏锐地意识到:红薯可以成为老王寨产业扶贫的突破口。他们走遍田间地头,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与各级农技所、农科院等农业机构对接,编写了《老王寨村红薯产业可行性报告》,在与村两委、镇政府研究后,老王寨村决心大力发展种植新型红薯——“西瓜红”。
2017年5月,为试验方案的可行性,扶贫工作队开拓试验田,引进当地优良紫薯种苗,带领村民们尝试种植紫薯。同时,“蒲间王”红薯品牌计划也在酝酿之中,通过注册创业公司,主营红薯及粉丝等副产品,销售渠道以电商平台为支撑,结合线下销售,同时计划配套建设村集体粉丝加工车间、食品包装车间,力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

爆款红薯

2017年6月,扶贫工作队引进“西瓜红”红薯。红薯种苗引进以后,扶贫工作队没有急于大面积铺开,而是先在种植大户中推广。为了打消他们对销路的顾虑,扶贫工作队采取了网络预售的方式。
老王寨村的红薯味美瓤红,可是他们对于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探索却刚刚开始,困难程度远超想象。由于老王寨村地处边远,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愿意上门收发货物——“网销”的最大阻碍就是快递不通。村民们兴奋的心,一下凉了半截。
在困难面前,润电人怎会轻易低头。扶贫工作队多次与界首市电商办、快递联盟联系,还使用“市长信箱”给界首市长写信,市长十分关注这件事,还亲笔作了回复。在多方的共同帮助推动下,半个月后,老王寨村就谈到了价格低、物流保证高的快递公司,为红薯走出村庄铺平了道路。2017年网络预售的最终结果让人惊喜——一次性卖出紫薯、红薯2万斤。

初战告捷,扶贫工作队迅速把目光对准来年,筹备已久的淘宝电商网站亟待上线。在浩如烟海的电商世界中,品质再好的产品,如果缺少宣传推广,也无法成为爆款。为了积累网店宣传素材,他们手拿相机,把汗水洒在了老王寨的每一亩田地,拍摄了一张张精美的红薯素材,原汁原味原生态地展现了红薯的美味。
扶贫工作队也运用短视频进行推广。他们不舍昼夜地自学短视频制作技术,从视频的脚本创作到道具、剪辑、配音,全部运用娴熟。在红薯美食拍摄视频的过程中,他们请来了专业的“手模”,由一只有美感的手进行红薯烹饪,视频画面效果很赞。红薯美食视频发布到各大Vlog平台后,迅速获得了大量的关注,扶贫工作队也变身“网红”。同时,他们还主动联系省、市各级媒体拓宽宣传渠道,为老王寨“蒲间王”红薯叫响品牌。
2018年8月,“西瓜红”红薯大面积上市了。如期上线的老王寨红薯电商网站销售火爆,爱心单位通过“消费扶贫”解囊相助,以及媒体、朋友圈等方式加速扩散传播,最终老王寨“西瓜红”红薯线上销售结出硕果,仅仅3个月的时间,就卖出红薯近5万余斤。线上销售带动了线下售卖,全国多地客户找上门,来到红薯地现场收购,近千亩红薯销售一空。

走上致富路

老王寨的红薯种植和销售模式在地区传为佳话,被地方级乃至国家级媒体大量报道,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《第一时间》《中国经济新闻》节目对老王寨红薯进行了3分多钟的报道,并在新闻中说道:“老王寨红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‘网红’红薯”。
老王寨“西瓜红”红薯已经成为老王寨村的致富名片。2019年安徽省红十字总会特邀老王寨“西瓜红”红薯参加“京东众筹扶贫大赛”。在众筹大赛上,扶贫工作队员化身演讲者和销售员,把老王寨红薯的故事介绍给全国的食客老饕。在众筹大赛的一个月时间内,老王寨“蒲间王”品牌红薯成功众筹超10万元,路演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
每年,老王寨“西瓜红”红薯上市时,就在周边十里八乡掀起了“西瓜红”风暴。周边乡村的许多种植户说:“今年你们老王寨又把卖红薯的钱全挣完了,‘西瓜红’太好卖了。”
为方便贫困户收获红薯,阜阳华润电厂又为老王寨村集体企业捐助了一套红薯收割设备,每年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收割服务。粉丝加工车间机器轰鸣,使用的是量大高产的白红薯,与“西瓜红”生红薯差异化种植,形成了“种植——深加工——销售”的产业模式。
现在,种植红薯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净增收达5000多元,他们逢人就夸:“阜阳华润电厂扶贫工作队为我们引进的红薯个头大、分量足、产量高,年年大丰收,我们真是打心底高兴啊!”小小红薯作出大文章,鼓起村民“钱袋子”,这是阜阳华润电厂精准扶贫工作结出的硕果。

真情留大地

阜阳华润电厂在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,还为扶贫户解难题、办实事,与群众亲如一家人。2017年5月,扶贫工作队来到老王寨,之后的几年时光里,从庄稼的长势到老人的身体状况,从房顶漏雨到孩子学习成绩……迎着朝阳、送走晚霞,扶贫工作队员日复一日,走进全村177户贫困户的家中,一户不落地深入了解家庭现状,力所能及地帮扶贫困户。

2020年初,阜阳华润电厂党委向老王寨贫困村提供4万元帮扶资金,资助全村5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。扶贫工作队组织贫困学生,到村电商工作室线上学习,并在网课结束后与他们一起学习。
现在的老王寨村,路灯亮了、道路通了、土地丰收、房屋漂亮、村容干净又美丽,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.2%降低至2019年的0.195%,可以说彻底摆脱了贫困。
说起“蒲间王”品牌名称的由来,还有一段悠久的故事。村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长的蒲沟,夹在中间的就是老“王”寨村。1938年,侵华日军攻陷徐州,国民政府“以水代兵”,扒开黄河南岸的渡口——花园口,造成决堤改道后的大片黄泛区。老王寨村的村民们在东西沟渠边筑起了堤坝,阻止了黄河水的冲刷,保住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。可是,村民们千百年来守护着的这片土地,却始终无法让他们走向富足,直到一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展开。
对于精准扶贫,阜阳华润电厂党委一直记着总书记说的那句话,“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,越要响鼓重锤”。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,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间,扶贫工作队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层战士,聚焦精准扶贫,创新帮扶机制,殚精竭虑、不遗余力,努力为脱贫“造血”,让致富“生根”。正所谓,种下希望,静待花开……